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 2023-11-25 10:18:00 作者: 资讯中心

  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指出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到近90%,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西藏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其中提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相适宜”,具体包括: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到近90%,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西藏力量。全力发展高原绿色农牧业,“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1014个。帕里牦牛和亚东黑木耳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加查县安绕镇核桃、隆子县热荣乡黑青稞、芒康县纳西民族乡葡萄获批“三品一标”产品,品牌效应开始凸显。

  生态保育工作成效显现。推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落地,实施“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绿化、乡村“四旁”(宅旁、路旁、田旁、水旁)植树等项目。加强建设项目的生态修复和绿色施工。雅鲁藏布江上的藏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通过修建2.6公里长的鱼类洄游通道和每年大规模的增殖放流等方式,有力保护了高原珍稀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拉日铁路建设过程中,选植优良树种,确保边坡植草及乔木成活率和固沙防沙,在主要地段为野生动物迁徙留出高架通道。拉林铁路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黑颈鹤的最大越冬栖息地。

  生态保护机制持续发力。2018年以来,累计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资金49.33亿元。建立覆盖森林、湿地、草原、水生态等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从2012年的37亿元,快速增加到2022年的161亿元。

  生态扶贫向生态富民转变。2016年至2022年,年均为群众提供生态保护岗位53.77万个,累计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37亿元。全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碳汇经济,带动群众绿色就业创业。截至2022年底,家庭民宿(旅馆)数量达2377家,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74万人次,实现收入15.87亿元,农牧民直接和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就业6.4万人次,人均增收4500余元。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

上一篇:华为:法院已给美政府发传票;至少6家券商已直接开通科创板权限

下一篇:20210323邵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