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市工信局关于开展2023年市级智能工厂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12-13 10:36:33 作者: 资讯中心

  为贯彻落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清单的通知》(苏工信融合〔2023〕420号),加大省级智能工厂项目储备,依据《常州市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常工信装备〔2020〕257号),经研究,现开展2023年市级智能工厂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企业为常州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2022年10月31日前登记注册)的制造业企业,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

  (二)申报企业诚信守法,近三年未出现重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事故,无严重失信行为。

  (三)申报企业原则上应参与过工信部门组织的“智改数转”免费诊断工作,且评估达到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成熟度、两化融合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

  (四)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元,企业智能工厂投入包含购置的设备、软件、云资源和网络费用。

  (五)企业已制定智能化发展的策略规划,拥有能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研发技术机构和一定规模的智能化数字化人才队伍。

  (六)每个企业限申报一个项目,已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工厂的企业无需重复申报。

  (一)申报企业认真对照《智能工厂评价标准》(见附件1),填报《常州市智能工厂申报书》(附件2),于12月20日前报送给所在地工信部门。

  (二)各地工信部门作为推荐单位,负责本地区市级智能工厂初审工作,填报《常州市智能工厂申报汇总表》(附件3),于12月25日前报送至市工信局。

  (四)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的企业,如达到省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培育条件,将转入培育库,优先推荐申报2024年省转型升级资金智改数转项目。

  (一)企业自愿申报,须对填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按要求在申报书盖章确认。

  (二)请各地工信部门充分的利用诊断成果,广泛发动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组织申报,为2024年省转型升级资金智改数转项目做好准备。

  (三)各地工信部门要严格做好材料审核工作,按时将申报材料及汇总表报送至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并将电子版文档发送至邮箱,联系人:唐鹏,联系电线.智能工厂评价标准

  智能工厂至少覆盖生产维度(含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质量管控、仓储物流、设备管理、安全管控、能源管理、环保管控和工厂建设等9个环节)和产品维度(含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4个环节)共13个环节中的6个环节,至少满足39个应用场景中的12个应用场景要求(工厂满足的环节和场景)。智能工厂需要在支撑要素中装备、网络、软件三大类中每类覆盖一个子类。

  1.计划调度环节:通过市场需求预测、产能分析、库存分析、计划排产和资源调度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订单达成率。

  2.生产作业环节:部署智能制造装备,通过资源动态配置、工艺过程优化、协同生产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值成本率。

  3.质量管控环节:部署智能检测装备,通过在线检测、质量分析、质量追溯和闭环优化,提升产品合格率,降低质量损失率。

  4.仓储物流环节:部署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通过配送计划和调度优化、自动化仓储、配送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

  5.设备管理环节:部署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通过设备正常运行监测、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提升设备综合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6.安全管控环节:部署安全监控和应急装备,通过安全风险识别,应急响应联动,提升本质安全,降低损失工时事故率。

  7.能源管理环节:部署能耗采集装置,通过能耗实时采集、监测,能耗数据分析与调度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8.环保管控环节:部署环保监测装置,通过排放采集与监控,排放分析与优化,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单位产值碳排放量。

  9.工厂建设环节:依托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加快数据流通,通过工厂数字化建模、仿真、优化和运维,提升制造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10.产品设计环节:通过设计建模、仿真优化和虚拟验证,实现数据和模型驱动的产品设计,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新产品产值贡献率。

  11.工艺设计环节:通过工艺建模与虚拟制造验证,实现基于数字模型的工艺快速创新与验证,缩短工艺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12.营销管理环节:依托数字销售经营渠道,通过市场与客户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需求,优化销售策略,提高人均销售额。

  13.售后服务环节:依托智能产品,通过运行数据采集、分析,开展产品健康监控、远程运维和维护,提高顾客的服务满意率。

  三、请在申报书所选项目对应的“□”内打“√”。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时,可另附页面。

  四、填报格式: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3号仿宋体,单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设背景、基础条件、拟解决的问题、总体设计和建设情况等。)

  申报单位对《智能工厂评价标准》明确的九个方面分段描述,应重点突出示范作用,言简意赅、逻辑严密,每个方面字数请控制在3000字以内,可配图说明。

  2.成效方面,如投资回报率、减少相关成本、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等。可参考《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参考指引》中内容及计算方式)

  突出项目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及对典型行业和区域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可复制性和示范价值。

  (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级、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等级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证书复印件

上一篇:金太阳:8月2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包括知名机构聚鸣投资千合资本银叶投资的共36家机构参与

下一篇:2023-2025年我国刨光材工业研讨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