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河北深山中700年古村落人称小布达拉宫18道陈旧工艺制造木梳

发布日期: 2024-04-01 22:21:07 作者: 产品展示

  太行山脉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舆分界线,也是古往今来的交通要塞,自古就有太行八径之名。然而在太行山深处就藏有很多古村落,很少有人特别前往,其间在太行山内地内有一个存在了700多年的寨子,被人称为太行山中的小布达拉宫,这是一个名为渐凹村的村落。

  渐凹村坐落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乡,兴建于明朝,现在村落有三百多户人家,大多是其时从山西迁徙至此,取村名为侯家庄。后来由于村庄地形高,水源缺少,所以将村庄迁移到水源邻近,后来邻近村落的乡民相继并入,由于村子坐落在渐水处,渐水是指从山上淋下来的水,所以改村名为渐凹村,一向延续到今日。

  渐凹村坐落山腰向阳的山坡之中,村庄的形状与一只正展翅高飞的大雁千篇一律。假如从盘山公路上看过去形似布达拉宫。民居修建大多为清代修建,也有民国时期重建的,一切修建以白色为主,从低向高,依靠地形层层叠起,高数丈,犹如镶嵌在悬崖峭壁之间,这儿也是电影《蒲公英男孩》 取景地。

  民居修建的墙体大多是选用青石通过人工的打磨,制造生长条形石块堆砌而成。村子里最大的院子是清代秀才朱世英的旧宅,为一进七院规划,在门口用紫色英岩石块堆叠,摆放精美有序。依据乡民的说法,当年制造房子的工程量巨大,石头都是乡民一块一块扛回来的,在其时并不兴旺的时代,盖座石楼需求消耗数年的时刻。

  村内正中央有座清代戏楼,坐北朝南,高10多米,由于年久失修,现在正在重建傍边。村内的古修建除了戏楼外,其他修建保存较为无缺,还有多处古刹殿堂,如奶奶庙、杨仙庙等等。全村的饮用水是一口三眼水井,依据史料记载水井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又叫七步三眼井。由于水井每口之间大概有三四米左右的间隔,正好是一个成年人走上七步的间隔,故取此名。

  渐凹村还有不少文明传承和陈旧的技艺,其间像扭秧歌、洪拳、梅花拳、落子腔等民间文明从清代开端,就一向被传承保存了下来。村内也传承着一门陈旧的回忆,制造木梳,这种木梳运用村落周边的枣树木头为原材料制造的,从选料到打磨成型就包含了18道工序。

  村落周围也有十分美丽的红土地,与蓝天、白云、高山、梯田、白房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美景。若遇到雨天,再加上深山内云雾充满,整个渐凹村好像布达拉宫相同神秘莫测。前往渐凹村的山路弯曲,人迹稀有,所以也是现在太行山西部地区保存较为无缺的古村落之一。行走在古色古香的修建中,白墙红瓦显示了太行山民居共同之美,也与自然界拼接了一幅绝美画卷,置身其间更能够感觉到渐凹村包含的稠密见识。

上一篇:贵港各地纷纷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加工公司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宣贯会

下一篇:建材_信息-建材网第226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