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kaiyun手机版官方登录

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 中外学子搭建创意屋

发布日期: 2024-01-16 12:19:24 作者: kaiyun手机版官方登录

  方形、球形、三角形、拱形,似花瓣,像芦苇、如波浪……6月9日傍晚,经过8小时现场连续作业,35栋形态不一、各具创意的白色塑料中空板建筑,在一支支中外大学生团队手中渐渐成形,成排耸立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场,蔚为壮观。

  “2018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暨2018‘风语筑’塑料中空板建筑规划设计与建造竞赛”,当天上午9时开赛。参赛的既有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支大一学生参赛队,加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各有一支大一学生代表队,还邀请了分别来自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11所国外建筑院校(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法国凡尔赛高等建筑学院、米兰理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韩国国立釜山大学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等国内16所建筑院校,以及台湾逢甲大学建筑学院的大一学生代表队参赛。

  今年建造节的赛场上,出现了一批高中生的身影,此赛事也是“同济大学2018上海市中学生建造邀请赛”。邀请赛由同济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今年建造节邀请了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二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同济一附中、同济附属科技高中等沪上15所高中学生前来参赛,每队使用黄色波纹纸板,在6小时内建造一栋震后简易的单人临时庇护所,以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招办主任黄一如教授表示,邀请高中生参加同济大学这一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目的是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学生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创新潜力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大学携手中学共同推进卓越创新性人才教育培训。活动受到了各中学的热情响应。

  本届建造节大学生建造竞赛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秋夕》作为大赛设计创意的源头,以充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对建筑规划设计的热情和创意,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塑料中空板的材料特性,在实现建筑基本结构单元与整体空间形态清晰合理的基础上,塑造出丰富多彩的充满想象力的动人空间和形态。

  中外大学生代表队齐集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场,兴致勃勃地运用塑料中空板、螺栓等简单物件,现场搭建建筑面积约6至8平方米的创意屋。

  自2016年起,建造节大学生建造比赛所使用的建造材料由之前的黄色波纹纸板改为白色塑料中空板,一是为了防雨,二是在抗压和弯折性能方面,塑料中空板优于波纹纸板,为学生创意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其颜色清透,可与周围环境、社区产生明亮的视觉效果。

  建造活动于当天下午5时左右圆满告结,数十栋创意作品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场均衡分立两侧,在其当中自然形成出一条“临时学生街”。

  建造节活动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建龙教授介绍,始于2007年的同济大学建造节最初是面向该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一学生的“建筑规划设计基础”实验教学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建造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对建筑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建造过程获得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在自己亲手搭建的空间中进行真实的活动体验,初步把握建筑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空间形态以及建筑物理、技术等方面的基础要求。自2012年起,同济大学建造节获批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全国实验性邀请赛,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建造实验活动。2015年,首次邀请国外建筑院校学生参赛,同济大学建造节升级为“国际建造节”。

  “从每年现场的的盛况来看,同济大学建造节无疑实现了预期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了中外青年学生建筑规划设计的热情和创意。创意、建造和团队精神是作品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张建龙说,每年的建造节,总能吸引一大批市民前来现场参观助阵,为众多奇妙的创意叫好。

  当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徐卫国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蔡永洁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的中外评委团,将对这些创意建筑的结构、空间和形态等做综合、细致的考量,本届建造节的各类奖项一一揭晓。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在城市空间进行展示。

  本届国际建造节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

上一篇:一个快递盒引发的商机

下一篇:8个小时+20块中空板 来看他们发明的未来“都市游牧”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