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正是梅雨时节,空气中水分含量大、气温高,东西容易发霉,所以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林晓瑾介绍,霉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绝大多数霉菌并不可能影响人类健康。不过,发霉的筷子和菜板与食物安全息息相关,大面积发霉最好丢弃。她建议,最近一段时间,碗筷最好煮沸消毒,一般在沸水中煮15分钟就能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清洗之后,记得擦干晾干后再放进橱柜,因为湿筷子比干筷子容易长霉。
除了筷子,她特别提醒,这季节谨防“病从口入”,小心食物发霉。潮湿的天气,食物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常容易造成腹泻。而霉菌常见如黄曲霉,目前已知黄曲霉素具有极强的致畸、致癌性。
因此,制作食物时,生熟要分开,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两小时之后。如发现霉变的食物,应及时扔掉,特别是玉米、花生、大豆等粮食谷物发霉后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假如慢慢的出现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一些症状,要赶紧就医。
至于衣物发霉,她表示,衣物用肥皂洗干净后,记得再用清水漂洗几次,雨天里最好烘干,天晴时记得及时拿出来暴晒。家里卫生间、厨房等容易滋生霉菌、形成霉斑的地方,要及时用84消毒液等做消毒清理。
最近,福州阴雨绵绵。因为工作要“巡街”,福州的张先生已经快没有干燥的鞋子穿了。而令他更头疼的是,前几天出门在外,突然遇到大雨,鞋子全部泡水。因为赶着上班没有来得及换,那天之后,他发现了自己的脚趾缝泡得发白、脱皮,还奇痒无比。他猜是脚气给捂出来了。
“每年到了雨季,皮肤科的患者就有所增加。”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李睿介绍,福州最近一段时间频繁下雨,路面上污水多,特别是雨大的情况下,踩到水坑几乎没办法避免。这时候,如果穿拖鞋或者鞋袜进水没有及时清洗、更换,容易给各类真菌、细菌提供温床,这样有极大几率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脱屑、糜烂等皮肤症状。若是脚上有一些细小的伤口,甚至会引发丹毒。
李睿提醒,下雨天,最好还是不要赤脚穿拖鞋,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雨鞋。持续阴雨天气,建议在办公的地方多备一双鞋,湿鞋要及时烘干,脚面要保持干燥、清洁。如果患者感到不适,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每逢雨季,人们就有可能会出现压抑、烦躁、焦虑等情绪,不想上班,容易不开心。”福州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情志疏导室主治医师陈婉玲介绍,因为久未见到阳光,户外活动减少,一般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无需有很大的压力。
陈婉玲说,天气只是外因,关键还是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她建议我们大家,虽然雨天没有办法进行户外运动,但在室内可适当进行。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特别是在这种持续阴雨天气,不要让自己过于疲劳。
陈婉玲医生建议,遇到一般的心理问题时,能够最终靠约朋友及家人喝喝茶、聊聊天、听音乐、看电影、唱歌、逛商场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也可吃一些甜食或改变周围环境来放松心情。当然,如果本身有抑郁症的既往史,出现大的情绪波动、胸闷、心悸等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建议尽快到心理门诊就医。
使用空调、抽湿机。很多空调都具有除湿功能,适当使用空调的除湿功能,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除湿防潮,保持室内空气干爽。此外,还能够正常的使用除湿机来缓解室内潮湿、返潮的情况。
使用废报纸、纸皮。家里有废报纸、纸皮的,可通过起来。在家门口铺点废旧纸皮或者是报纸,能够大大减少外部鞋水分的带入。在潮湿的柜子里,还可以布上厚厚一层报纸,报纸能吸收湿气,防止发霉。
开窗通风有讲究。梅雨天建议还是不要开窗通风,开窗通风会把湿气带进屋内,导致屋内变得更潮湿。如果要开窗通风,可以在室外相对干燥的时候,短暂进行通风。
使用干燥剂。不要在雨天整理衣物,以免潮气入侵衣柜。可以到超市购买吸湿盒、活性炭等放进衣柜内,使用时记得将衣柜门关好。
减少拖地。在室内,应尽可能的避免将水洒到地面;减少拖地的次数,如需拖地,拖地后,也最好用干燥的布再擦一遍。